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给配电网带来颠覆性变革,建设新型配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然要求,没有新型配电网就没有新型电力系统。
今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作出“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的决定,发出了加快新型配电网建设的强烈信号,为此有必要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厘清关系、明确思路,将新型配电网的建设推向快速和高质量的发展轨道。
绿色化、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一般要求,此外,配电网还将实现有源化、协同化、局域化和市场化,成为新型配电网。
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题中之义。源网荷储一体化、具有自平衡能力、融合互联网技术、高度智能化的新能源微电网是典型的分布式智能电网,而新型配电网则是广义的分布式智能电网。
从分区平衡和分而治之的角度看,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可分为四级平衡单元:即区域电网、省级电网、配电网和微电网,各层级平衡单元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互相支持、协调互动,共同为平稳可靠供电提供保障(跨区域输电工程主要为省级电网平衡服务)。其中,区域电网为战略平衡单元,省级电网为主体平衡单元,配电网为基本平衡单元,微电网为微平衡单元(它可以是独立单元,也可以成为配电网的一份子,而配电网则成为微电网集群)。
电力系统的发展走过了“电源中心时代”和“电网中心时代”,如今进入“用户中心时代”,配电网成为基本平衡单元是这一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传统电力系统规划可分为包含电源的输电网规划和配电网规划两部分。由于传统配电网只承担单一配电功能,其规划的主要任务是预测受端负荷水平,几乎不涉及电源建设问题,因此,配电网规划基本上由输电网规划决定,或者说从属于输电网规划,特别在电力供应紧张的年代更是如此。“自上而下”是传统电力系统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面板:因用户实际使用需求,仪器有便携式、车载、包装等不同款型,面板仅供参考。(LYBBC-V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⑴ 液晶显示器:中文菜单显示,人机交互的窗口。
⑵ 电源插座:交流220V电源输入,座内置3A保险管。
⑶ 接地柱:接地线的接线柱。
⑷ 按键区:
“↑”键:显示光标向上移动,“↓”键:显示光标向上移动。
“→”键:显示光标向左移动,“←”键:显示光标向右移动。
“打印”键:为打印功能选项的快捷键。
“保存”键:为保存选项的快捷键。
“确认”键:为功能选项等的*后确认。
“复位”键,“取消”键:停止正在进行的测试;返回上层菜单。
⑸ 打印机:高速热敏打印机,可对测试结果进行打印输出。
⑹ 低压侧a,b,c,o接线柱,接被测试品低压侧,与试品低压侧端子对应连接。
⑺ 高压侧A,B,C,O接线柱,接被测试品高压侧,与试品高压侧端子对应连接。
⑻ 液晶显示屏对比度调节电位器,调整液晶显示屏的清晰度。
⑼ RS232通讯口。
⑽ USB通讯口。
⑾ 电源开关。
二、菜单(LYBBC-V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1.变比试验界面:
打开电源开关,默认显示变比试验界面如图所示:变比试验界面从上到下分五个区域:
1.1主菜单选择区:用于选择进行变比试验,浏览历史测试记录,或者进行系统设置。
1.2变压器类型及参数设定区:左边一列用于设置变压器模式,右边一列用于设置具体参数。
1.3信息提示区:包括按键提示,测试状态提示,错误提示。
1.4测试结果显示区:如果测试成功进行,测试结果会显示在此区域。
1.5时间日期显示区。
变比试验 历史记录 系统设置
|
三相← 参数: 额定高压: 110.00 KV
单相 额定低压:10.50 KV
Z 型 接线方式: Y/D
每级调压:2.5 %
总分接点:11
开始测试
|
( 按 键 提 示:左 右 键 选 择,确 认 键 进 入 )
|
额定变比 分接档位
组别标号 极 性
KAB: Eab:
KBC: Ebc:
KCA: Eca:
|
2008-08-02 15:30:26 电源电压160V
|
2 历史记录显示界面:
主菜单移动到“历史记录”位置,按确认键后显示如下历史记录界面。历史记录界面从上到下分四个区域:
2.1主菜单选择区:用于选择进行变比试验,浏览历史测试记录,或者进行系统设置。
2.2子菜单及操作选择区:
2.2.1 当前:用于显示当前刚进行完毕的测试结果。
2.2.2 历史:浏览保存在仪器中的以往的历史测试记录。
2.2.3 删除:用于删除正在显示的历史记录。
2.2.4 返回:返回到主菜单选择区(2.1)。
2.3测试结果显示区:显示测试结果的历史记录数据。
2.4时间日期显示区。
变比试验 历史记录 系统设置
|
当前
历史
删除
返回
|
第xxx条
额定变比 分接档位
组别标号 极 性
KAB: Eab:
KBC: Ebc:
KCA: Eca:
|
2008-08-02 15:30:26
|
在历史数据界面中按上下键↑、↓进行内容选择。光标移到“删除”位置上,按“确认”
键删除当前这一条历史数据。按“打印”键打印当前这一条历史测试数据。按“取消”键退出当前这一条历史数据界面。
变比试验 历史记录 系统设置
|
当前
历史 (存储空间100条,已存储015条)
删除
返回
|
测试人员: 测试地点:
额定变比 分接档位
组别标号 极 性
KAB: Eab:
KBC: Ebc:
KCA: Eca:
|
2008-08-02 15:30:26
|
3.系统设置界面:
在主菜单中选择“系统设置”按确认键后显示如下界面:系统参数设置界面从上到下分三个区域:
按上下键↑、↓进行内容选择。按“确认”进入参数进行设置;按上下↑、↓键修改数值,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3.1主菜单选择区:用于选择进行变比试验,浏览历史测试记录,或者进行系统设置。
3.2子菜单及操作选择区:
3.2.1 电源电压选择:用于选择测试电压(160V或者10V)。
3.2.2 时间设置:用于设置仪器的时间日期。
3.2.3 精度校准:用于出厂前硬件的精度校准。
3.2.4 设备编号:用于设定设备编号。
3.2.5 测试人员:用于设定测试人员。
3.2.6 测试地点:用于设定测试地点。
3.2.7 返回:返回到主菜单选择区(3.1)。
3.3时间日期显示区
变比试验 历史记录 系统设置
|
电源电压选择:160V
时间设置: 2008-08-08 13:15:20
精度校准: 请输入密码:0000
设备编号:
测试人员:
测试地点:
返 回:
|
2008-08-02 15:30:26
|
全部设置完成后按上下键↑、↓移到“返回”菜单,按“确认”键退回主菜单。
三、变比试验(LYBBC-V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一)、三相测试
1.1.测试线连接:
高低压测试线分别接变压器的高、低压侧相端子上,注意不要接反。黄色夹子为A/a相,绿色夹子为B/b相,红色夹子为C/c相,黑色夹子为中性点O/o相。根据试品情况对应接线,不用的测试线夹悬空开路。打开电源开关,在主菜单,可以设置参数,或以上次默认记忆的参数直接测试。举例说明:若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Y-d-11,分接类型11,等分接级2.5%,高压侧电压110千伏,低压侧10.5千伏。当前分接档位为9分接。接线方式如图所示。
1.2.参数设置:
正确接线后,打开仪器电源,在主菜单中选择“变比试验”然后按确认键进入。如下图所示。然后选择“三相”再按确认键进行参数设置。以110KV/10.5KV为例。
1.2.1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额定高压”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键修改数值的大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1.2.2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额定低压”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键修改数值的大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1.2.3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接线方式”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键修改变压器的接线方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接线方式选择不正确,可能会造成测试结果不正确)
1.2.4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每级调压”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键修改每级调压数值,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1.2.5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总分接点”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键修改总分接点数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1.3测试保存打印
参数设置完成后把光标移到“开始测试”位置上,按“确认”键开始测试。
测试完成后,仪器会自动计算出当前分接位是几档,和每项的变比和变比误差率及组别标号。按“保存”键保存测试的数据。关机断电后仍可保存测试结果,以备查看。
连续测试分接位的变比只需调节分接开关,然后按“确认”键继续测试,按“保存”键保存测试的数据。关机断电后仍可保存测试结果,以备查看。
变比试验 历史记录 系统设置
|
三相← 参数: 额定高压: 110.00 KV
单相 额定低压:10.50 KV
Z 型 接线方式: Y/d
每级调压:2.5 %
总分接点:11
开始测试
|
( 按 键 提 示:左 右 键 选 择,确 认 键 进 入 )
|
额定变比 分接档位
组别标号 极 性
KAB: Eab:
KBC: Ebc:
KCA: Eca:
|
2008-08-02 15:30:26 电源电压160V
|
特殊变压器变比每级调压设置方法:
如变压器高压侧的每级分压比值除不尽时,可人为往下扩档。如3档位变压器高压侧分别为6600、6300、6000(V),低压侧为400V,变比为6300/400=15.75,因为该变压器的额定档为6300V,每档之间的压差为300V,而每级调压的百分比为300/6300=4.761904….%,如按6000加上每级调压±4.761%算,那么高低压额定档变比就是15.7497,与出厂值有偏差。此时可人为往下扩两档成5档位变压器,那么高压侧电压就为6600、6300、6000、5700、5400,额定档取中间档位6000,这时每级调压百分比就变成了±5.0%,测试时只要测**档到第三档的数据即可。
(二)、单相测试
2.1.测试线连接:
高低压测试线分别接变压器的高、低压侧相端子上,黄色夹子为A/a相,绿色夹子为B/b相。不用的测试线夹悬空开路。打开电源开关,在主菜单,可以设置参数,或以上次默认记忆的参数直接测试。接线方式如上图所示。
2.2.参数设置:正确接线后,打开仪器电源,在主菜单中选择“变比试验”然后按确认键进入。如下图所示。然后选择“单相”再按确认键进行参数设置。
变比试验 历史记录 系统设置
三相 参数: 额定高压: 110.00 KV
单相← 额定低压:10.50 KV
Z 型 开始测试
( 按 键 提 示:左 右 键 选 择,确 认 键 进 入 )
额定变比 分接档位
组别标号 极 性
KAB: Eab:
KBC: Ebc:
KCA: Eca:
2008-08-02 15:30:26 电源电压160V
|
2.2.1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额定高压”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上下↑、↓键修改数值的大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2.2.2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额定低压”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上下↑、↓键修改数值的大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2.3.测试保存打印:参数设置完成后把光标移到“开始测试”位置上,按“确认”键开始测试。测试完成后,仪器会自动计算出额定变比,及测得变比与额定变比的误差百分比。
按“保存”键保存测试的数据。关机断电后仍可保存测试结果,以备查看。
按“打印”键打印测试的数据。
(三)、Z型测试
3.1.测试线连接:
接线方法同三相相同。高压侧A B C O 钳,连接试品的高压侧不用的测试钳应悬空或不连接测试仪器。低压侧a b c o 钳,连接试品的高压侧不用的测试钳应悬空或不连接测试仪器。
3.2.参数设置:
正确接线后,打开仪器电源,在主菜单中选择“变比试验”然后按确认键进入。如下图所示。然后选择“Z型”再按确认键进行参数设置。
变比试验 历史记录 系统设置
|
三相 参数: 额定高压: 110.00 KV
单相 额定低压:10.50 KV
Z 型← 接线方式: Z/yn-11
开始测试
|
( 按 键 提 示:左 右 键 选 择,确 认 键 进 入 )
|
额定变比 分接档位
组别标号 极 性
KAB: Eab:
KBC: Ebc:
KCA: Eca:
|
2008-08-02 15:30:26 电源电压160V
|
3.2.1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额定高压”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上下↑、↓键修改数值的大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3.2.2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额定低压”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上下↑、↓键修改数值的大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
3.2.3按向下“↓”键把光标移到“接线方式”的位置上按”确认”键进入,按上下↑、↓键修改变压器的接线方式,按左右←、→键进行移位选择,按“确认”键保存选项退出。(接线方式选择不正确,可能会造成测试结果不正确)
3.3.测试保存打印
参数设置完成后把光标移到“开始测试”位置上,按“确认”键开始测试。测试完成后,仪器会自动计算出额定变比,及测得变比与额定变比的误差百分比。按“保存”键保存测试的数据。关机断电后仍可保存测试结果,以备查看。按“打印”键打印测试的数据。
(四)、铁道变压器
4.1.逆斯科特变压器:原理图如下:
实验方法:
(1):做βN相(M组):将变比测试仪的高压端A、B相分别接试品β、N;低压测a、b相分别接试品的b、c相(注:N相和c相必须分别接仪器的B和b相).仪器使用单相测试,其它按照铭牌设置,设置完毕后,即可进行测试.
(2):做a N相(T组):将变比测试仪的高压端A、B相分别接试品a、N;低压测a、b相分别接试品的b、c相(注:N相和c相必须分别接仪器的a和b相).仪器使用单相测试,其它按照铭牌设置,设置完毕后,即可进行测试.
4.2. 斯科特变压器:斯科特变压器和逆斯科特变压器原理相反,故做变比实验时接线方法也相反,仪器设置同逆斯科特变压器相同。
4.3. V/V-0、V/V-6型变压器:
如下图, V/V-0型变压器是将变压器低压测X1和X2短接组成b相,a1和a2分别为a相和c相.仪器设置及测试方法如普通三相变压器.
四、上位机数据管理软件(LYBBC-V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上传数据:上传下位机的测试数据记录
导 入:导入上位机保存的文件记录
导 出:导出文件记录为doc或xls格式文件
打 印:打印测试记录表
通讯设置:设置通讯方式
退 出:退出程序
设置参数:
模式选择:选择单相、三相、Z型测试模式
高压侧:设置高压值
低压侧:设置低压值
五、技术指标(LYBBC-V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快速高精度的测试能力)
使用环境:工作温度:-20℃-40℃、相对湿度:≤80%,不结露
工作电源:AC220V±10%,50HZ±1HZ
测试电源:三相电源,相电压AC160V/10V
数据存储:100组
显示位数:5位,高分辨率:0.0001
量程精度:
1、160V测试电压:
1)0.9-500:0.1%±2个字;2)500-3000:0.2%±2个字;3)3000-10000:0.5%±2个字
2、10V测试电压:
1)0.9-200:0.3%±2个字;
体积重量:
款型
|
ABS机箱
|
铁主机箱
|
外形尺寸
|
415×320×168mm
|
380×262×150 mm
|
重量
|
7kg
|
7kg
|
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思路正相反,强调“自下而上”。当前,有源配电网规划的内容要比过去丰富得多,除负荷预测外还包括: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分布式发电规划、工业园区和农村综合能源系统建设规划、储能电源布局和充电桩建设规划、需求响应资源利用规划、适应双向互动的网络改造建设规划和运行方式研究等。有源配电网规划实质上是受端电网的供需平衡研究,它的成果既是全省、各区域以及国内新型电力系统规划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型配电网建设的措施,比如《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要求:“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终端直接利用。在工业园区、大型生产企业和大数据中心等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新能源电力专线供电,建设新能源自备电站,推动绿色电力直接供应和对燃煤自备电厂替代,建设一批绿色直供电示范工厂和示范园区,开展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示范。结合增量配电网试点,积极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微电网、直流配电网,扩大可再生能源终端直接应用规模。在边远地区,结合新型储能,构建基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独立供电系统,推动可再生能源直接应用。”
类似的具有更新意义的措施在其它文件中还很多,但在现行输配体制下,这些措施几乎都与电网企业的利益发生冲突,因为配电网内分布式新能源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越多、新能源直供电和“隔墙售电”量越大,意味着配电网需要输电网提供的电量就越少,输电网收取的过网费也将随之减少,要求有盈利任务的电网企业积极配合各项措施落地,既不切实际也不合情理。
新型配电网是正在萌芽的新生事物,它不可能在旧体制的框架内成长壮大,如果不转变观念、调整旧的生产关系,总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不仅事倍功半,而且始终只会在原地打转,无法真正迈出前进的步伐。
缺乏顶层设计是导致新型配电网各项建设未能顺利实现预定目标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发挥规划的带领和推动作用,有必要在新型电力系统总体规划中,明确新型配电网建设的各阶段目标。
自平衡能力是衡量新型配电网建设成效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可以用来制定新型配电网建设的阶段目标。比如,可设想2060年国内配电网总的自平衡能力达到55%或60%(相当于约55%或60%的配电网具有自平衡能力),2050年达到45%,2040年达到35%,2035年达到30%,2030年达到25%,2025年达到20%。这些目标是否恰当,需要在把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深入的分析研究确定。
我国各省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新型配电网建设的阶段目标肯定各不相同。从长远看,东部沿海各省的清洁低碳电力可以做到基本自给,中部各省以兰考县为榜样,也可做到高比例自给,两地区配电网的自平衡能力均可达到或超过国内平均水平。西部水电大省四川由于新能源分布不均,配电网*终自平衡能力预计会低于40%,而同样是水电大省的云南则可能超过50%。
如果主管部门将建设新型配电网即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的任务纳入各阶段电力发展规划,配电企业以此为目标,输电企业全力予以支持和配合,则分布式智能电网将有望成为面向21世纪的强大新基础设施。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