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YDJ8800B平板电脑三相电能表校验仪产品概述一、功能特点
1、仪器采用嵌入式控制板,专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准WINDOWS风格界面。
2、仪器是集电能表校验、电参量测试和检测电网中发生波形畸变、电压波动和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为一体的高精度测试仪器。
3、不停电、不改变计量回路、不打开计量设备情况下,在线实负荷检测计量设备的综合误差。
4、精准测量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相角,功率因数,频率等多种电参量,从而计算出测试设备回路的测量误差。
5、可显示被测电压和电流的矢量图,用户可以通过分析矢量图得出计量设备接线的正确与否。同时,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时,可自动判断48种接线方式;追补电量自动计算功能,方便使用人员对接线有问题的用户计算追补电量。
6、电流回路可使用钳形互感器进行测量,操作人员无须断开电流回路,就可以方便、进行测量。
7、可校验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相位表等指示仪表以及三相三线、三相四线、单相的1A、5A的各种有功和无功电能表。
8、可采用光电、手动、脉冲等方式进行电能表校验。
9、可对电压和电流进行2-64次谐波进行精密测试。
10、测量分析公用电网供到用户端的交流电能质量,其测量分析:频率偏差、电压偏差、电压波动、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和电网谐波。
11、可显示单相电压、电流波形并可同时显示三相电压、电流波形。
12、负荷波动监视:测量分析各种用电设备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对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造成的波动。记录和存储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频率、相位等电力参数。
13、可选配条码扫描器,对电表的条码进行自动录入。
14、电能表的485通讯接口进行检测,并能完成现场校验多功能(智能)电能表的工作需求,可根据电表中已设置的需量周期和滑差的时间对需量进行误差校验。
15、具备万年历、时钟功能,实时显示日期及时间。
16、可在现场校验的同时保存测试数据和结果60000条(可以选择单条删除或全部删除),并通过U盘上传至计算机,通过后台管理软件(选配件)实现数据微机化管理。
17、采用大屏幕进口触屏彩色液晶作为显示器,中文图形化操作界面并配有汉字提示信息、多参量显示的液晶显示界面,人机对话界面友好。
18、电容式触摸屏,触控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19、选配虚拟负载,可在现场无负荷对电能表进行校验。
20、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既可用于现场测量使用,也可用做实验室的标准计量设备。
LYDJ8800B平板电脑三相电能表校验仪产品概述二、技术指标
1、输入特性
电压测量范围:0~400V,57.7V、100V、220V、400V四档自动切换量程。
电流测量范围: 0~5A,内置互感器分为5A(CT)档。钳形互感器为5A(小钳)、25A(小钳)、100A(中钳)、500A(中钳)、400A(大钳)、2000A(大钳)六个档位。(其中中型钳表和大型钳表为选配)
相角测量范围:0~359.999°。
频率测量范围:45~55Hz。
2、准确度
计量校验部分:
电压:±0.05%(±0.1%)
电流:±0.05%(±0.1%)(钳形互感器±0.2%)
有功功率:±0.05%(±0.1%)(钳形互感器±0.2%)
无功功率:±0.2%(±0.3%)(钳形互感器±0.5%)
有功电能:±0.05%(±0.1%)(钳形互感器±0.2%)
无功电能:±0.2%(±0.3%)(钳形互感器±0.5%)
频率:±0.05%(±0.1%)
相位:±0.2°
3、电能质量
谐波次数测量范围:2-64次
基波电压和电流幅值:基波电压允许误差≤0.5%F.S.;基波电流允许误差≤1%F.S.
基波电压和电流之间相位差的测量误差:≤0.5°
谐波电压含有率测量误差:≤0.1%
谐波电流含有率测量误差:≤0.2%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误差:≤0.2%
4、工作温度
工作温度:-10℃~ +40℃
5、绝缘
⑴、电压、电流输入端对机壳的绝缘电阻≥100MΩ。
⑵、工作电源输入端对外壳之间承受工频1.5KV(有效值),历时1分钟实验。
6、标准电能脉冲常数
标准电能脉冲常数:内置互感器常数(FL)=10000 r/kW·h ,
钳型互感器常数(FL):
5A
|
25A
|
100A
|
500A
|
400A
|
2000A
|
10000r/KW·h
|
2000 r/KW·h
|
500 r/KW·h
|
100 r/KW·h
|
125 r/KW·h
|
25 r/KW·h
|
7、重量
重量:2Kg
8、体积
体积:28cm×21cm×6cm
LYDJ8800B平板电脑三相电能表校验仪产品概述三、结构外观
1、仪器外观(正视图如图一)

仪器顶端是伸缩提手,正面是触控液晶显示屏;
2、测试接线端子接口

接线端子区位于仪器的左侧面,如图二,包括:电压输入端子UA、UB、UC、UN;电流输入端子Ia+、Ia-、Ib+、Ib-、Ic+、Ic-(其中Ia+、Ib+、Ic+为电流流入端,Ia-、Ib-、Ic-为电流流出端) ;钳形电流互感器接口(A相钳、B相钳、C相钳);光电及脉冲信号接口。
3、仪器辅助端子接口

辅助端子区位于仪器的右侧面,包括:仪器工作开关、RS232/RS485接口(用于将数据上传电脑,还用于测试电能表的RS485接口的通讯功能是否正常)、USB接口(用于连接U盘,可在线升级程序)、充电接口(仪器亏电时须及时充电,避免电池深度放电影响电池寿命,长期不用在两周内充一次电,每次充电在6小时以上)。
4、仪器铝合金外包装箱

LYDJ8800B平板电脑三相电能表校验仪产品概述四、液晶界面
液晶显示界面主要有十三屏,包括主菜单、十二个功能界面,显示内容丰富。
主菜单

当开机后显示图五所示的主菜单界面。屏幕顶端显示当前的日期时间,右下角显示电池剩余电量(用户可根据此数值来判断是否需要为仪器充电)。中部为功能菜单选项,共十二项,包括:参数设置、电气参数、电表校验、矢量分析、变比测试、RS485测试、PT负荷、波形显示、谐波测试、频谱分析、历史数据、系统校准。点击图标进入相应功能界面。
(2)参数设置界面

如图六所示:参数设置界面用于调整试验前所需要确定的数据。包括:PT变比、CT变比、主表常数、副表常数、主表圈数、副表圈数、电表编号、有功表底、无功表底、设置日期、设置时间、接线方式、输入方式、电流输入、RS485规约、RS485通讯速率。
PT变比 — 当进行高压计量直接测试时,用来输入高压计量表计所接的电压互感器比值,从而在电气测试中的一次参量中可直接换算到一次侧的电压值;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CT变比 —当进行高压计量直接测试时,用来输入高压计量表计所接的电流互感器比值,从而在电气测试中的一次参量中可直接换算到一次侧的电流值;当进行低压计量表计直接从CT一次侧取样进行电表校验时,用来输入计量表计所接的电流互感器比值,才能完成正常的校验;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主表常数 — 指被测主表的标准电能脉冲常数,输入范围为0~100000;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副表常数 — 指被测副表的标准电能脉冲常数,输入范围为0~100000;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主表圈数 — 指主表校验周期,即几圈(或几个脉冲)计算一次误差;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副表圈数 — 指副表校验周期,即几圈(或几个脉冲)计算一次误差;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电表编号 — 被测表的编号,输入编号用于区分被试品结果,以便在查阅时不会将多组结果混淆,表号可为数字或字母,输入12位。输入方式分为两种:
通过触摸屏键盘框直接输入。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或字符,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通过扫描枪扫描条形码输入。 扫描枪为选配设备,通过串口与现场校验仪连接。连接扫描枪,把光标移到电表编号选项,按下确认键进入扫描状态,扫描枪扫描条形码成功指示灯变绿,电表编号自动识别。
有功表底 — 指进行走字试验时设置的被测表的初始有功电能表底值,设置后将从该数值开始累加有功电能;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无功表底 — 指进行走字试验时设置的被测表的初始无功电能表底值,设置后将从该数值开始累加无功电能;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设置日期 — 对当前的日期(年月日)进行设置;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设置时间 — 对当前的时间(时分秒)进行设置;设置时,先点击数值框位置进入修改状态(此时会自动弹出键盘框),再点击相应的数字输入所需的数字,点击【Done】按钮或点击数值框外的其他位置完成设置。
接线方式 — 指被测表计的类型,包括:三线有功、三线无功、四线有功、四线无功四种方式;点击相应的选项进行选择。
输入方式 — 指被测表脉冲取样方式,包括:脉冲(光电)方式和手动方式两种;点击相应的选项进行选择。
电流输入 — 指电流的取样方式以及不同取样方式下电流量程的选择,用【←】、【→】键进行切换;共包括:5A【内部CT】、5A【小钳】、25A【小钳】、100A【中钳】、500A【中钳】、400A【大钳】、2000A【大钳】7种方式,其中5A【内部CT】指内置电流互感器输入方式,此种方式精度高,但在现场时电流接入比较麻烦,一般在试验室采用此种方式;其它6中带钳的指钳形互感器输入方式,本仪器共支持3种钳表的使用,标准配置为小钳表(开口圆形,直径为8毫米,可选择5A和25A两种档位),**种为中型钳表(开口圆形,直径为50毫米,可选择100A和500A两种档位),第三种为大型钳表(开口长园形,长端为125毫米,宽50毫米),钳表方式的优点是现场接入方便,不需断开电流回路,但精度较低;点击相应的选项进行选择。
RS485规约 — 指进行RS485端口检测时对被测表所执行的通讯规约版本进行选择,包括二种:DL645-1997和DL645-2007两种。设置时,先点击下拉框展开所有选项,再点击相应的选项进行选择。
RS485速率 — 指进行RS485端口检测时对被测表所执行的通讯速率进行选择,包括七种:300、600、1200[DL645-1997默认]、2400[DL645-2007默认]、4800、9600、19200;设置时,先点击下拉框展开所有选项,再点击相应的选项进行选择。
(3) 电气测试界面

此屏显示出当前测量的三相电压幅值、三相电流幅值、三相电压电流之间的夹角、三相有功功率数值、三相无功功率数值、三相视在功率数值,以及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总视在功率、实测频率、总功率因数;其中屏幕左侧为二次侧实测数值,右侧为根据PT变比和CT变比折算出的一次侧数值。
点击“暂停”按钮可锁定当前显示的数据,点击“继续”按钮变为刷新状态。
点击“保存”按钮可将当前测试数据保存为记录。
(4) 电表校验界面
电表校验屏如图八所示,此屏分为四部分数据:测试参数部分、走字显示部分、误差统计部分、当前误差部分;
测试参量部分包括:各相的电压、电流、相角、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频率、功率因数;

走字显示部分包括:有功电能的累计数值,无功电能的累计数值;
主表误差统计部分:显示出主表校验的误差1、误差2、误差3、误差4、误差5连续记录的近五次误差,平均误差(近五次误差的平均值),由近五次误差计算得来的标准偏差估计值;
当前误差部分:主表当前误差、主表当前圈数、副表误差、副表当前圈数;
校验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可将测试结果以记录的形式保存。
(5)矢量分析界面-三相四线

如图九所示,在屏幕的左上部分显示出三相四线制计量装置的实测矢量六角图,同一个坐标系中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六个量的矢量关系;在屏幕的右上部分显示出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的幅值和各个量以Ua为参照量的的相位角;屏幕的下半部分是用来显示接线结果的分析情况,包括:相序、接线判断、错接线更正系数,对于三相四线制的接线由于正确接线不**且较容易分析,在此不进行矢量图的自动分析判别,也不提供追补电量的更正系数,用户可以通过此屏中的矢量图直观的看出三相四线计量装置的接线是否正确,各相负荷的容、感性关系,上图所示为标准阻性负载时接线全部正确情况下的向量图。
(6)矢量分析界面-三相三线
三相三线制计量装置接线判断如图十所示

在屏幕的左上部分显示出三相三线制计量装置的实测矢量六角图,同一个坐标系中两个电压参量(Uab、Ucb)、两个电流参量(Ia、Ic)四个量的矢量关系;在屏幕的右上部分显示出电压Uab和Ucb、电流Ia和Ic的幅值和各个量以Ua为参照量的的相位角;屏幕的下半部分是用来显示接线结果的分析情况,包括:相序、接线判断、错接线更正系数,根据不同的负荷情况功率夹角的不同分4种角度范围(感性-5~55、感性55~115、容性-5~-65、容性-65~-125)对192种接线情况进行结果判定。
上图所示为标准阻性负载时接线全部正确情况下的向量图,由于纯阻性负载的功率夹角为0°,属于-5~55的范围,因此我们要看接线分析的一行感性(-5~55)的结果,另外三行的分析结果无效;图中接线判断中的“正”表示电压是正相序,如为逆相序应显示“负”;“Ua Ub Uc”表示电压接线是应为“Ua Ub Uc”的位置上所接的是“Ua Ub Uc”电压接线正确;“+Ia +Ic”表示电流接线应为“Ia Ic”的位置上所接的是“Ia Ic”相别正确,“+”表示极性也都是正确的;更正系数为“1”表示接线正确,电能计量值不需更正,如果接线不正确的情况下结果中会给出具体的补偿系数(根据不同种类的接线错误可能为数值,也可能为公式)。
(7)变比测试界面

用来进行低压计量用电流互感器变比和极性的检测,屏中首先给出接线提示:二次电流固定用A相5A小钳表进行测量,同时显示出当一次电流用C相钳表测量,用户可根据被测互感器的实际电流情况选择不同的钳表,在不超量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的选择接近的电流档位,注意:钳表的使用和参数设置中电流档位的选择一定要对应,否则会造成测试结果不正常的情况;屏中还显示一次侧实测电流值、二次侧实测电流值、测试变比值、测量夹角(通过夹角可判定互感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是否极性相同、是否相别一致;如果夹角为0°左右,则说明互感器一次和二次同极性且同相别;如果夹角为180°左右,则说明互感器一次和二次同相别但极性反;如果夹角为60°、120°、240°或300°左右的数值,则说明相别和极性都可能反)。
(8)测试_485界面

这个界面分四屏:电能参数、需量参数、电测参数、状态参数;通过顶端的单选按钮进行切换。
(9)PT负荷界面

在此屏中可显示出被测电压互感器二次负荷的实测情况;包括:PT侧A相电压, B相电压,C相电压, A相电流,B相电流,C相电流,A相力率,B相力率,C相力率,A相相角,B相相角,C相相角;A相电导,B相电导,C相电导;A相电纳,B相电纳,C相电纳;A相负荷,B相负荷,C相负荷。
(10)波形显示界面

在此屏中可显示出当前各个被测模拟量的三个周波的实际波形,波形实时刷新,能直观的反映出被测信号的失真情况(是否畸变、是否截顶),本屏中显示当前显示为三相电压和三相电流的波形 , 通过右侧的复选框来选择不同的显示通道;电压通道和电流通道分别根据所有选中相中大幅值的大小来进行Y轴的自动缩放,可以做为简单的示波器使用;测试过程中可通过“暂停”按钮将测试波形锁定,便于观察;再按“继续”按钮恢复测试。
(11) 谐波测试界面

如图十五所示:此屏显示各相电压和电流的谐波含量,从左到右依次为A相电压(黄色)、B相电压(绿色)、C相电压(红色)、A相电流(黄色)、B相电流(绿色)、C相电流(红色),其中THD为各相的波形畸变率(即谐波失真度),RMS为各相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01次为基波电压和基波电流(用实际幅值表示),以下依次为其它各次谐波的数值,以有效值形式和基波的百分比两种形式表示,以数据表的形式显示基波和2-64次电压谐波。滑动屏幕可以改变显示谐波的次数。
(12)频谱分析界面

如图十六所示:此屏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出一相电压或电流的谐波含量分布情况,还能显示出谐波失真度和各次谐波含量数值。顶端的单选框用来选择要显示的通道(直接点击单选钮来改变所选通道),纵坐标为谐波含量占基波的百分数,在100和20%自动缩放(当所有次数的谐波含量都小于20%时进行放大显示,即以20%做为满刻度;当有一项以上的谐波含量大于20%时,正常显示,即以100做为满刻度),横坐标指示的是谐波的次数,右侧数值显示总谐波畸变率THD、有效值和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百分含量,通过“数据换页”按钮来切换。
(13)历史数据界面-列表

如图十七所示,此屏显示内存中已存储记录的记录列表,每条记录显示出测试的日期时间、被测表号、接线方式。如果一屏不能完全显示所有记录可上下滑动触屏来改变显示的内容。
记录可以单条删除,也可全部删除。仪器联接USB存储设备后,可电价“转存USB”按钮将所有记录转存到USB移动存储设备。
单击某条记录可查看该记录的详细内容。
(14)历史数据界面-单条

如图十八所示,此屏显示单条记录的详细内容,记录显示出总记录条数、当前查阅的记录排号、被测表号、测试的日期时间、实测电能误差、接线方式、三相电压和电流相角数值、三相电压和电流向量图、三相电压幅值、三相电流幅值、三相有功功率、三相无功功率。
(14)系统校准界面
此界面为调试专用界面,仅供出厂前调试用,用户无法进入。
LYDJ8800B平板电脑三相电能表校验仪产品概述五、使用方法
1、电表接线原理
⑴ 三相三线和三相四线测量原理简介:
三相三线制测量是指使用两个功率元件实现对三相线路的测量,相当于在电路中分别接入两只电流表(串联在A、C两相)、两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AB之间和CB之间)和两只功率表(电流线圈串联在A、C相,电压线圈并联在AB和CB之间),其测量原理如图十九所示

三相四线制测量是指使用三个功率元件实现对三相线路的测量,相当于在电路中分别接入三只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三相)、三只电压表(分别并联在A、B、C各相对N相之间)和三只功率表(电流线圈分别串联在A、B、C相,电压线圈分别并联在A、B、C对N之间),其测量原理如图二十所示

2、三相四线低压电能表经钳表接入接线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能表经钳形互感器接线校验如下图二十一

先将电压线首端的插棒按颜色分别接到仪器面板相应的Ua、Ub、Uc、Un电压端子上,电压线末端的鳄鱼夹分别接到被测表表尾的A、B、C、N相电压线上;再将各相的钳形互感器插到有相应标号的接口上,然后用钳形互感器卡住对应相的电流线即可。(注意:极性一定要接正确,钳形电流互感器标有A、B、C的一面为电流流入端,N的一面为流出端)。
打开仪器开关,先按照被测表参数将“参数设置”屏中相应的参数设置正确,然后,即可进入相应的界面进行测试。
3、三相四线低压电能表经内部CT接入测试
三相四线低压电能表经内部CT接入接线校验如图二十二所示:

先将电压线首端的插棒按颜色分别接到仪器面板相应的Ua、Ub、Uc、Un电压端子上,电压线末端的鳄鱼夹分别接到被测表表尾的A、B、C、N相电压线上;将电流线的首端插棒按颜色接到仪器面板相应的电流端子上,有标记的接电流正端,无标记的接电流负端,电流线末端的鳄鱼夹(或插片)接到端子排两侧(I+接到远离表计侧,I-接到靠近表计侧),然后将端子排的连片打开。
打开仪器开关,先按照被测表参数将“参数设置”屏中相应的参数设置正确,然后,即可进入相应的界面进行测试。
目前有这种端子排的接线方式较少,对于没有端子排的只能采取钳表接入法。
4、三相三线高压电能表经钳表接入接线
三相三线高压电能表经钳表接入接线如图二十三所示:

先将电压线首端的黄、绿、红插棒分别接到仪器面板相应的Ua、Un、Uc电压端子上(即黄色插棒接到电压端子Ua上,绿色插棒接到电压端子Un上,红色插棒接到电压端子Uc上,Ub端子不接线),电压线末端的黄、绿、红鳄鱼夹按颜色分别接到被测表表尾的A、B、C三相电压线上;再将A、C两相的钳形互感器插到有相应标号的接口上,然后用钳形互感器卡住对应相的电流线即可。(注意:极性一定要接正确,钳形电流互感器标有A、C的一面为电流流入端,N的一面为流出端)。
打开仪器开关,先按照被测表参数将“参数设置”屏中相应的参数设置正确,然后,即可进入相应的界面进行测试。
5、三相三线高压计量表计经内部CT直接接入接线
三相三线高压电能表经内部CT接入接线如图二十四所示:

先将电压线首端的黄、绿、红插棒分别接到仪器面板相应的Ua、Un、Uc电压端子上(即黄色插棒接到电压端子Ua上,绿色插棒接到电压端子Un上,红色插棒接到电压端子Uc上,Ub端子不接线),电压线末端的黄、绿、红鳄鱼夹按颜色分别接到被测表表尾的A、B、C三相电压线上;将电流线的首端A、C两相插棒按颜色接到仪器面板相应的电流端子上(B相线不用),有极性端标记的接电流正端,无标记的接电流负端,电流线末端的鳄鱼夹(或插片)接到端子排两侧(I+接到远离表计侧,I-接到靠近表计侧),然后将端子排的连片打开。
打开仪器开关,先按照被测表参数将“参数设置”屏中相应的参数设置正确,然后,即可进入相应的界面进行测试。
6、单相接线
单相接线方式与三相四线制接线相同,只需将电压、电流线接入仪器的同一相的电压和电流端子即可(因接线简单,不再给出接线图)。
7、电表脉冲信号的获取方法
在进行电能表校验时,需要获取被测电能表的电能脉冲信号。有3种方式可以获得此信号:光电采样器、手动开关、专用脉冲测试线;针对不同种类的电能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测试。下面给出几种常用的电能表电能脉冲的获取方式。
(1)、对于机械式电能表,可以通过光电采样器进行脉冲的自动获取;将光电采样器设定为发光状态(通过按下光电采样器线中部方盒上的红色按钮来切换),将三个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束对准被校表的铝盘中央,适当调整光电采样器相对于表盘的位置,同时根据对黑斑的敏感程度调节光电采样器线中部方盒中央的旋钮以改变采样敏感度,防止误采和漏采,达到正常采样的状态。
(2)、对于机械式电能表,也可以通过手动开关进行脉冲的人工获取;操作人员手握手动开关,拇指轻放在手动开关按钮上,目视铝盘,当铝盘上的黑斑转动到电表正面的中央刻度时,迅速按一下按钮,此时,仪器记录下校验周期的起始位置,操作人员连续观察铝盘的转动,当黑斑到来的次数达到设定的校验圈数时,再次迅速按下按钮,完成校验,仪器会自动计算出电表误差。由于有人为因素参与到脉冲的取样,会造成误差的不稳定度,可适当增加设定的校验圈数来消除。
(3)、对于电子式电能表,可以通过光电采样器进行脉冲的自动获取;将光电采样器设定为不发光状态(通过按下光电采样器线中部方盒上的红色按钮来切换),将光电采样器的接收头(位于三个发光二极管的中央)对准被测表的脉冲灯,适当调整光电采样器相对于表盘的位置,同时根据对脉冲灯发光的敏感程度调节光电采样器线中部方盒中央的旋钮以改变采样敏感度,防止误采和漏采,达到正常采样的状态。
(4)、对于电子式电能表,还可以通过专用脉冲测试线进行脉冲的自动获取;仪器随机配备了一条专用脉冲测试线,顶端有4个鳄鱼夹,分别标有:输入1(主表脉冲输入口)、输入2(副表脉冲输入口)、FL-OUT(标准脉冲输出)、GND(地)。测试时输入1和输入2接到被测表标有“校表高”的端子,GND(地)接到被测表标有“校表低(或公共地)”的端子。
8、仪器送检时脉冲测试线使用方法
根据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在出厂时应进行检定,在投入使用后还应定期进行复检。在送检时用标准设备对校验仪输出的标准电能脉冲进行检测。本测试仪的标准电能脉冲由专用脉冲线中标有FL的鳄鱼夹和标有GND的鳄鱼夹输出(各档位具体常数参见“技术指标”中的第6项-标准电能脉冲常数表格)。
六、常见故障分析
1、常见故障
⑴装置接线错误
⑵电能表故障
⑶CT部分故障
2、经验判断
⑴计量装置正常时综合误差(含CT误差、二次接线误差和电表误差)在±3%时。
⑵综合误差在-10%至-3%时一般可能为
a、电表不准
b、CT二次负载重
c、CT负误差
⑶综合误差超过10%时可能为
a、CT二次接线错误
b、CT变比不对
c、缺相或错相
一般现场工作时可先进行综合误差的测量,综合误差在±3%时系统基本没有问题,当综合误差较大时可分别进行CT误差、电表误差的校验及线路诊断。
3、三相四线制线路常见问题
⑴缺一相
缺某相电压、电流时,可从分析仪的“测量参量1”或“矢量图”两功能项直接看出。缺相原因一般是计量装置的三组元件中的某一组元件出现故障或接线断开。具体可能原因如下:
a、电能表电压线圈一相不通(线圈断路、雷击、电压挂钩与螺钉未接触)
b、计量回路一次测某相保险熔断或接触不好
c、电压二次回路一相线路断路(保险熔断或接触不好)
d、电表或CT本身一相电流线圈或CT二次绕组开路(线圈烧断、电能表接线端或二次接线端接触不上)
e、二次电流回路中某相电流开路
⑵缺两相
与缺一相的原因和情况基本类似。
⑶电流一相或几相反向
电流反向可从 “矢量”功能中看出,例如上图所示的情况为A相电流反向,反向后角度与正常应相差180°,
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为:
a、A相CT 的K1、K2接反
b、A相CT电缆穿出方向反向
c、CT上K1、K2与实际标注不符
⑷电压与电流错相
一相或几相电压和电流不对应,使实际角度与正常差120°或240°,如下图(图二十六)
4、三相三线制线路分析方法
三相三线制线路接线正确时矢
量图如右图,错误接线的分析方法参照三相四线制线路。

5、单相表测量
单相表测量时可用仪器的任意一相进行(通常情况用A相),情况比较简单,此处不做具体讲解。
6、CT常见故障及原因
⑴故意更换CT铭牌
⑵CT精度不合格
⑶CT损坏
7、电能表故障
如果接线正确但误差还是很大,则应调整或更换电表。
七、电池维护及充电
仪器采用高性能锂离子充电电池做为内部电源,操作人员不能随意更换其他类型的电池,避免因电平不兼容而造成对仪器的损害。
仪器须及时充电,避免电池深度放电影响电池寿命,
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尽可能每天充电(长期不用在一个月内充一次电),以免影响使用和电池寿命,每次充电时间应在4小时以上,因内部有充电保护功能,可以对仪器连续充电。
每次将电池从仪器中取出后仪器内部的电池保护板自动进入保护状态,重新装入电池后,不能直接工作,需要用充电器给加电使之解除保护状态,才可正常工作。
八、注意事项
1、在对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要用内部互感器进行测量。接电流互感器时一定要严格保证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开路。
2、钳形互感器是高精密的测量互感器,一定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磕碰、摔坏,否则会影响测试精度。钳形表切口面需保持干净、光洁,不要污染其它杂物,以保证钳形表闭合良好。
3、测试开始前请输入正确的设置参数,否则可能会造成数据结果偏差或错误。
4、用钳形表卡一次铝排时,一定不要让钳形表切口铁芯碰到铝排,否则可能发生危险,损坏钳形表及仪表。
附录一:常见窃电方式
△缺相法 △欠压法 △欠流法
△移相法 △K1、K2反接法 △破坏电表法
附录二:被测输入输出接口示意图

附录三:标准脉冲接口示意图

附录四: 三相三线计量接线判断
情况一:A、C相电流正确

情况二:A相电流反向

情况三:C相电流反向

情况四:A、C相电流全反向

情况五:A、C相电流相间接错,极性正确

情况六:A、C相电流相间接错,且A相反向

情况七:A、C相电流相间接错,且C相反向

情况八:A、C相电流相间接错,且都反向

以上所提供的48种接线矢量图中只有一种情况是正常的接线,其他图都有不同的问题。
在每幅图的下侧给出了判定结果,包括电压接线结果和电流的接线结果,同时还标注了相序的正确与否。

一、概述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大地网的接地电阻的测试目前主要采用工频大电流三极法测量。为了防止电网运行时产生的工频干扰,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绝缘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工频大电流法的试验电流不得小于30A。由此,就出现了试验设备笨重,试验过程复杂,试验人员工作强度大,试验时间长等诸多问题。
大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采用了新型变频交流电源,并采用了微机处理控制和信号处理等措施,很好的解决了测试过程中的抗干扰问题,简化了试验操作过程,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试验成本。
本仪器适用于测试各类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阻抗、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工频特性参数以及土壤电阻率。可测变电站地网(4Ω)、水火电厂、微波站(10Ω)、避雷针(10Ω)多用机型。
本仪器采用异频抗干扰技术,能在强干扰环境下准确测得工频50Hz下的数据。测试电流3A,不会引起测试时接地装置的电位过高,同时它还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故可以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二、性能特点
1、测量的工频等效性好。测试电流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仅与工频相差为5Hz,使用45Hz 和55Hz 两种频率进行测量。
2、抗干扰能力强。本仪器采用异频法测量,配合现代软硬件滤波技术,使得仪器具有很高的抗干扰性能,测试数据稳定可靠。
3、精度高。基本误差仅0.005Ω,可用来测量接地阻抗很小的大地网。
4、功能强大。可测量电流桩,电压桩,接地电阻,跨步电压,接触电压。
5、操作简单。全中文菜单式操作,直接显示出测量结果。
6、布线劳动量小,无需大电流线。
三、技术指标
1、测量范围:0~150Ω(含电流桩阻抗)
2、分 辨 率:0.001Ω
3、测量误差:±(读数×2%+0.005Ω)
4、输出电压:AC 400V (45Hz、55Hz,双频,正弦波)
5、输出电流:AC 3A (45Hz、55Hz,双频,正弦波)
6、电流输出档位3/2.5/2/1.5/1A。
7、抗干扰能力:抗工频50Hz电压10V
8、测量线要求:电流线铜芯截面积≥1.5mm2
电压线铜芯截面积≥1.0mm2
9、供电电源:AC 220V±10%,50Hz
10、外形尺寸:440×350×210mm3
11、仪器重量:23kg
四、原理

图1测量原理示意图
R0 回路电阻大约5~200Ω
Rx 测试电阻大约0~200Ω
Rf 标准电阻
测量电流线D:长度为地网对角线长度的3~5倍;线径:≥1.5mm2
测量电压线1:长度为0.618D;线径: ≥1.0mm2
测量电压线2:接被测地网
测量接 地线:接被测地网
五、面板介绍

1:电流极(C1)
2:电压极(P1)
3:电压极(P2)
4:接地网(C2)
5:数据接口
6:显示器
7:打印机
8:按键区:
“
”增大键——修改菜单内容,采用循环滚动方式。
“
”减小键——修改菜单内容,采用循环滚动方式。
“
”功能键——选择菜单项,被选中项反白字体显示。
“
”确定键——在“启动”选项上按此键约5秒进入测试状态。
9:电源开关
10:电源插座
六、测量接线

测量电流线D:线径≥1.5mm2 ,长度为地网对角线长度的3 ~ 5倍;
测量电压线1:线径≥1.0 mm2 ,长度为0.618D;
测量电压线2:接被测地网
测量接 地线:接被测地网

四极法测量时,从地网的地桩上引出二根连接线分别接到仪器的电压极P2、接地网C2两接线柱,然后按测量操作步骤进行测试。
七、操作步骤
1、操作步骤
(1)首先检查用于试验的电流线、电压线和地网线是否有断路现象(可以用万用表测量),地桩上的铁锈是否清理干净,其埋进深度是否合适(>0.5米),同时检查测试线与地桩的连接是否导通,如未导通,请处理后重新连接。
(2)电流测试线与电压测试线的长度比为1:0.618,电流测试线的长度应是地网对角线的3~5倍。
(3)电流测试线和电压测试线按规定的长度将一端与仪器相接后平行放出。另一端分别接在两个地桩上(如图3所示)。
(4)将已放好的测试线检查一遍,将万用表一端接电流线或电压线,另一端接地网线如无阻值显示即为断路,确认完好再进行测试。
(5)检查连线无误后,给仪器接上AC 220V/50Hz电源,对仪器进行通电。
(6)按测量键,开始测量。
(7)仪器显示测试结束后,记录测试数据(本仪器可多次重复测量)。
(8)关掉仪器电源后,拆除连线,测试过程结束。
2、操作说明:
(1)打开电源开关,计算机进行自检,几秒钟后,液晶屏显示中文主菜单如图5所示,表示自检成功。

(2)按
键,可移动光标至各菜单项,并循环指示。
被选中项反白字体显示。选择键的流程见图6所示。

(3)在光标当前所示项目,按
键可进行该项菜单的变更,并循环指示,流程见图7所示。
(4)将菜单变更至与测试要求相对应后即可按选择键进行下个项目的选择。
3、测试:
打开电源开关,当光标在测试项目上时,按确认键并保持大约5秒钟后,仪器开始测试。
测试过程中显示的画面如图8(地网,变频)所示,当下面的进程到100时候测试完毕,然后显示测量结果见图9所示,此时光标指示打印机图标,按确认键打印报告。

测量结果的意义如下:
Zx: 测量的地网阻抗值
Rx: 测量的地网电阻值
V: 施加电压值
I: 试品流过的电流
F1,F2 : 试验频率
打印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解除连接线,测试完毕。
测试过程中屏幕上出现的检查电源,检查电流桩,检查电压桩,检查地网等都表示仪器自动检查,一般情况大约15秒钟左右,请耐心等候,不必着急。
4、测试菜单详细解释
(1)测量方式:
仪器可以选择三种测量方式,即“地网”,“电流桩”,“电压桩”。他们的作用分别是测量地网阻抗,电流桩阻抗,电压桩阻抗.一般情况下做实验的时候应选择“地网”来测量大地网的阻抗。而当用户要求测量电流桩或电压桩阻抗的时候可以选择后它们再直接测量.
(2)频率选择:
仪器可以选择两种测量频率,即“变频”和 “定频”。
在现场做试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变频”来做实验,这样测量能够消除现场的电磁场干扰。
“定频”方式只是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的时候才能使用。
“变频”采用的是45Hz和55Hz双变频来测量,而“定频”采用的是严格50Hz来测量。
(3)电流选择:
仪器提供3A、2.5A 、2A 、1.5A 、1A 9种测量电流。
一般情况下,根据电流桩阻抗的大小来选择测试电流,使用3A电流即可。
(4)自动打印:
当光标在电流上时候,按一下“确认”键,在屏幕左下角会出现或消失打印机小符号,代表选择或取消自动打印功能。当选择自动打印时候,测试完毕,仪器自动打印结果。当取消自动打印时候,如果想打印结果,需要手动打印结果。
(5)手动打印
仪器测试完毕,出现图9所示界面。按
键可以在print 、quit之间选择。
如果选择print(打印) ,按“确认”键,就会打印结果。
如果选择“quit(退出) ,按“确认”键,就会返回初始界面如图5所示。
5、测试过程中仪器自诊说明
(1)“请开机重启”时候 ,可能是仪器内部电源保护,关机重启。
(2)“电源模块错误,请联系厂家”时候,把光标移动到“地网”上,按10下“确认”键,听到仪器喇叭响一声,并且在屏幕的左下角出现一个反色的打印机符号。然后关机重启。如果继续无法测试,请联系厂家。
(3)测试电流为0.0A时候,可能“电流线”连线与“电流极”地桩接触不好或地桩太少,需增加地桩,减少回路电阻。
地桩深度不少于0.5m。电流桩电阻应该小于200Ω。
(4)若仪器显示的测量值极低(<0.01Ω)则可能是电压线未连接上。
(5)检测时候,如果测试电阻小于20Ω的时候,建议测试电流使用2A,以免电流突然升大损坏仪器。
八、注意事项
1、为使测试顺利进行,测试前请先用万用表检查测试导线与地桩的接触点是否完好,并测量已放好的线是否有断路现象。
2、四极法测量时仪器会自动消除接线误差。
3、当光标在电流上时候,按一下“确认”键,在屏幕左下角会出现或消失打印机小符号,代表选择或取消自动打印功能。
4、本仪器如出现其它故障,请直接与本公司售后服务部联系,请不要私自拆检。
5、测量线根据地网的大小由使用者自配。
九、随机配件
1、电源线 1根
2、接地桩 2根
3、保险管 3只
4、打印纸 2卷
5、合格证 1份
6、使用说明书 1份
附录一:接触电压、接触电位差的测试
接触电压的测量接线图如下图10所示。可按下述步骤进行测试。

在离接地装置较远处打一个地桩作为电流极,该电流极离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仍取为接地装置对角线长度D的4倍以上。
用导线将仪器面板的C 端子与电流极可靠连接。再用导线将仪器的E 端子接至被试设备的架构。
仪器的P1 端子接至设备架构上的Pa 点,Pa 距地面高度为1.8 米。仪器的P2 端子接至模拟脚的电极Pb,该电极可采用包裹湿布的直径为20cm 的金属圆盘,并压上重物。电极中心距设备边缘距离为1 米。
仪器P1 与P2 端子间并联等效人体电阻Rm,一般取Rm=1.5KΩ.检测接线无误后,接通仪器电源,选择执行“接地阻抗测量”,再设置好测试电流,仪器开始测量,测量完毕,可从液晶屏上读取到阻抗值Z。
根据下式计算出接触电压Uj
Uj=Z * Is
式中Is 为被测接地装置内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
上述测量中,若仪器电压输入端不并联等效人体电阻Rm,则所得结果为接触电位差。
附录二:跨步电压、跨步电位差的测试
接触电压的测量接线图如图11所示。可按下述步骤进行测试。

在离接地装置较远处打一个地桩作为电流极,该电流极离接地装置边缘的距离仍取为接地装置对角线长度D的4倍以上。
用导线将仪器面板的C 端子与电流极可靠连接。再用导线将仪器的E 端子接至设备的接地引下线。
仪器的P1、P2端子分别接至模拟人脚的电极Pc、Pd,该电极可采用包裹湿布的直径为20cm 的金属圆盘,并压上重物。两电极中心距离为1 米。
仪器P1与P2端子间并联等效人体电阻Rm,一般取Rm=1.5KΩ.检测接线无误后,接通仪器电源,选择执行“接地阻抗测量”,设置好测试电流,仪器开始测量,测量完毕,可从液晶屏上读取到阻抗值Z。
根据下式计算出跨步电压Uk
Uk=Z* Is
式中Is 为被测接地装置内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电流。上述测量中,若仪器电压输入端不并联等效人体电阻Rm,则所得结果为跨步电位差。
附录三: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使用本仪器,可以采用单极法或者四极法来测量土壤电阻率。下面以四极法为例来说明。测量土壤电阻率的接线如图12所示。

图中,a 为电流极与电位极的间距,b 为两电位极的间距,h 为电极埋设深度。当a=b 时即为温纳法。为了计算方便,请让电极间距a、b 远大于埋设深度h,一般应满足a、b>10h。
测试电极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5cm 的圆钢或25mm×25mm×4mm 的角钢,其长度均不小于40cm。
埋设好电极并接好线后即可开始测量。用上述测量接地阻抗的方法测出阻抗Z,则土壤电阻率ρ为
ρ=πa(a+b)Z/b
上式在a>>h,b>>h 时成立。
当a=b 时,上式简化为:ρ=2πa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