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完成国内第1次应用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海上架空输电线路桩基础探伤检测和可见光巡查。
此前,传统人工潜水检测存在高压环境作业风险高、水下视野受限、数据采集效率低等问题。此次应用的水下机器人,集成声呐成像、4K高清摄影、钢管厚度精密测量等智能传感器及可伸缩机械手臂,下潜深度可达350米。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进行巡检可将单个桩基础检测耗时从4小时压缩至40分钟,效率提升超5倍,且检测范围覆盖以往人工目视无法观测到的桩基础底部等隐蔽部位,同时可规避潜水员水下作业风险等隐患。
该机器人可通过声呐系统,可完成桩基础与海底地形三维高精度建模,并利用机械臂搭载的涡流测厚仪对重点区域进行“触诊式”检测,精准测量桩基础钢管壁厚度及防腐涂层完整性,同步回传的4K影像则可清晰呈现桩基础表面裂纹等微观缺陷,为杆塔基础稳定性评估提供毫米级数据支撑。

产品概述(LYPCD-5000电力体制改革“数字式局部放电巡检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是测量、分析电力设备绝缘性能以及对局部放电源定位的专用仪器;本系统采用现代电子和计算机综合技术,实现信号放大(模拟、电子、数字)、滤波、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显示、试验报告自动生成,从而完成局部放电的测量,分析与定位。
携带方便、测量快速,抗干扰能力强,便于现场使用。其配置的软件主要包括局部放电巡检以及局部放电定位两部分。其中局部放电巡检配置的软件具有时域图形、2D、3D统计图谱、报警历史、历史*大、脉冲计数等功能,此外还可以详查分析某个相位波形,窗口随意放大和缩小,对该段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分析放电波形的频谱含量,使放电波形之间更具可比性,全方位统计分析试验数据,减少试验中非稳定性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采用自动或手动记录保存试验数据和瞬态放电波形,可对后期数据分析提供参考。局部放电定位配置的软件通过电信号和声信号的时间差对局部放电源进行精准的定位,有助于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提高局部放电活动测量的实效性。
引用标准(LYPCD-5000电力体制改革“数字式局部放电巡检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DL/T 593
3.6kV~~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DL/T 404
3.6kV~~40.5kV 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 3906
局部放电测量GB/T 7354
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DL/T 417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 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 16927.2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3 部分: 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 GB/T 16927.3
技术参数(LYPCD-5000电力体制改革“数字式局部放电巡检仪”十余年研发生产经验)
技术参数表
技术特性
|
|
通道数
|
2个电信号接口,一个外同步接口
|
采样率
|
0.5M、1M、2.5M、5M、10M、20M可选
|
采样精度
|
12bit
|
量程切换
|
60dB、40dB、20dB、0dB、-20dB共5档
|
频带范围
|
20k-100kHz、80k-200kHz、40k-300kHz
|
本量程非线性误差
|
5%
|
显示
|
|
显示屏
|
7” TFT真彩色触摸液晶显示屏
|
分辨率
|
800×480
|
存储
|
|
物理存储
|
256MB DDR2,为运行内存
|
SD卡存储
|
标配16G卡,可升级为32G,用于存储试验记录及试验数据
|
接口
|
|
RS232
|
用于与PC机同步传输接口
|
USB
|
可外接鼠标键盘,以及外接移动存储设备
|
电源模式
|
电池供电(16.8V锂电池)+外置电源(18V)可连续提供8小时供电
|
电信号接口
|
2路BNC接口(前后面板各两个),用于信号输入
|
SMA接口
|
外同步接口
|
SD卡插槽
|
可插入*大支持32G的SD卡
|
网口
|
可扩展
|
接地钮
|
外部接地用
|
通用说明
|
|
CPU
|
主频533MHz
|
系统
|
WINCE6.0
|
使用环境温度
|
-20℃至45℃
|
存储环境温度
|
-20℃至60℃
|
尺寸
|
长×宽×高:249mm × 216mm × 167mm
|
重量
|
4.7kg
|
昆柳龙直流工程龙门换流站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满负荷运行时长达1681小时,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自投运以来已满负荷运行5636.49小时,展现出很好的供电保障能力。这条跨越云贵、蜿蜒粤桂的“电力天路”,正一刻不停地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国际大电网委员会(CIGRE)将柔性直流技术描述为“全球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新的方向”,以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科研队伍、工程队伍通过昆柳龙直流工程将这一描述变为现实,并且将电压等级、输送容量、可靠水平提升至先进,打造成为影响世界能源发展的“中国创造”。工程创造的19项世界上的第1令人瞩目:开创特高压柔性直流与长距离架空线融合模式,突破国际柔性直流**电缆输电的惯例,为新能源远距离消纳开辟新路径;研制出世界上时延极短、控制对象极多的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工程开创的柔性直流架空线路直流瞬时故障自清理技术,0.001秒内完成故障隔离与再启动,保障了持续稳定的输电。
南方电网发挥昆柳龙直流工程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完成了一批国产重大自主技术装备的概念验证、中试验证、挂网试运行工作,助力我国在柔性直流领域实现持续领跑。IGBT器件曾长期被国外垄断,价格高昂且供货受限。依托工程攻关,国产6.5千伏/3000安 IGBT模块成功挂网运行。此外,±800千伏量子电流传感器、高压直流阀冷系统主泵密封等17项国产第1台套装备在昆柳龙直流工程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