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国电力行业以“双碳”为带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可靠高效的能源体系。
清洁能源装机快速增长。截至2025年中,国内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突破16.7亿千瓦,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45.8%,成为新增电源主体。多省份率先实现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过半,西北地区“沙戈荒”光伏基地、沿海风电大基地群成为清洁能源版图的重要部分。
电力系统低碳运行水平不断提升。24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年下降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能耗强度下降很快的国家之一,电力行业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超过3亿千瓦,电网调节能力显著增强,为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创造了条件。
电力科技更新成果频出。智能电网、智慧调度、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并推广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接纳能力。
市场机制加速完善。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稳步扩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逐渐成熟,绿电交易规模快速扩大,绿色金融、绿色认证体系逐步建立,为清洁能源发展注入市场动力。
一、产品简介(LYGCXT9000电力每日要闻“光声光谱法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量身打造,品种齐全)
目前电力及工业系统中的油色谱产品大多是以气相色谱作为主要的监测手段,但采用气相色谱技术的产品普遍维护量大且频繁(需要定期换气),相比之下,我公司研发生产的新一代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采用以光声效应为基础的新型光声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实现快速地在线监测变压器等油浸式电力高压设备的油中氢气(H2)、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等气体的含量及增长率,并通过故障诊断专家装置早期预报设备故障隐患信息,避免设备事故,减少重大损失,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二、工作原理(LYGCXT9000电力每日要闻“光声光谱法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量身打造,品种齐全)
光声光谱技术是基于光声效应来检测吸收物体积分数的一种光谱技术,即气体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电磁辐射(红外光)所产生的效应。气体分子吸收经过调制的特定波长红外辐射而被激发到高能态,由于高能态极不稳定,分子随即以无辐射跃迁形式将吸收的光能变为热能而回到基态;宏观上表现为压力的变化,即产生声波。光声信号的相位与光的调制相位相同,而光声信号的强度与气体的体积分数及光的强度成正比。光的强度一定时,根据光声信号强度就可以定量分析出气体的体积分数。
三、产品特点(LYGCXT9000电力每日要闻“光声光谱法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量身打造,品种齐全)
产品集控制,测量、分析功能为一体,在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解决了气相色谱技术不可避免的需要定期维护更换的问题,降低了维护成本。该装置保持了我公司产品向来所具有的稳定性、可靠性、准确性等方面的优势:
1.在线检测H2、CO、CO2、CH4、C2H4、C2H2、C2H6的浓度及增长率,并可根据用户需要增加氧气(O2),氮气(N2)及微水(H2O)的监测;
2.相较气相色谱监测方式,无需载气部分,后期基本免维护;
3.检测周期短,下限检测周期一小时;
4.高稳定性、高精度气体检测技术,传感器漂移小,可校准,测量结果准确;
5.成熟可靠的通信方式,采用标准网络协议,支持远程数据传输;
6.多样的数据显示及查询方式,提供报表和趋势图,历史数据存储量大;
7.开放的数据库,可接入电力系统局域网;
四、技术指标(LYGCXT9000电力每日要闻“光声光谱法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量身打造,品种齐全)
1.性能参数
参数项
|
参考值
|
|
|
工作电源
|
AC220V±15%,50Hz±1Hz,1000VA 或 1400VA(带伴热带)
|
|
|
检测油温
|
0~100℃
|
|
|
环境温湿度
|
-40℃~+65℃;5%~95%(产品内部,无凝露、无结冰)
|
|
|
大气压力
|
80kPa~110kPa
|
|
|
上限风速
|
35m/s(离地面 10m 高、10min 平均风速、户外)
|
|
|
上限日温差
|
25℃(户外)
|
|
|
日照强度
|
0.1W/cm2(风速 0.5m/s、户外)
|
|
|
覆冰厚度
|
10mm(户外)
|
|
|
防护等级
|
IP55
|
|
|
设备尺寸
|
643mm(长)×550mm(宽)×1151mm(高)
|
|
|
设备重量
|
150kg
|
|
|
检测周期
|
下限1小时,检测周期可自行设定
|
|
|
数据存储
|
≥10 年
|
|
|
报警设定
|
气体浓度、相对产气率、一定产气率超限告警;硬结点输出、报警可远传
|
|
|
功能扩展
|
氧气(O2)、氮气(N2)和微水(H2O)监测。
主变负荷监测(2 路交流信号测量)、油
温监测(2 路 4~20mA 测量)、变压器档位监测(5 路数字量输入)。
|
|
|
|
|
表1 产品性能参数表
2、检测项参数
气体组分
|
检测范围(单位:uL/L)
|
测量误差
|
|
|
氢气
|
2~2000
|
下限检测限值或±30%
测量误差取两者大值
|
|
|
一氧化碳
|
25~5000
|
下限检测限值或±30%
测量误差取两者大值
|
|
|
二氧化碳
|
25~15000
|
下限检测限值或±30%
测量误差取两者大值
|
|
|
甲烷
|
0.5~1000
|
下限检测限值或±30%
测量误差取两者大值
|
|
|
乙烷
|
0.5~1000
|
下限检测限值或±30%
测量误差取两者大值
|
|
|
乙烯
|
0.5~1000
|
下限检测限值或±30%
测量误差取两者大值
|
|
|
乙炔
|
0.5~1000
|
下限检测限值或±30%
测量误差取两者大值
|
|
|
氧气
|
100~50000
|
±10%
|
|
|
氮气
|
100~130000
|
±15%
|
|
|
微水
|
0~100%RS
(以 ppm 形式显示)
|
±30%
|
|
|
|
表2 气体检测参数表
五、结构组成(LYGCXT9000电力每日要闻“光声光谱法油色谱在线监测系统”量身打造,品种齐全)
产品主要由脱气模块和气体检测模块两部分组成
1.脱气模块
通过变压器出油口将油抽入采集循环装置内,采用真空脱气方法,由真空装置抽取真空将特征气体与被检测油样分离,输入到气体检测模块,油泵将循环装置内油抽回变压器本体。
2.气体检测模块
由光源、滤光片组、光声池、微音器、信号处理组成
光源:保证可调制的周期性单色光输入,寿命高,提高气体检测能力。
滤光片组:筛选特定频率光辐射以分别测量各种气体。滤光片设计以有效消除各种气体间的交叉干扰,提高检测精度。
光声池:光声池是光声光谱检测仪器中核心的部分。它是一个装有微音器、放置被测气体的密闭腔体。实质就是“光-热-声”的转换器。光声池是由池体、光学窗片、微音器和气体接口组成。配合系统设计要求进行高精度的加工。专门的设计可使光声转换效率高,提高检测灵敏度。
微音器: 微音器的作用是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更好地配合光声池,微音器也进行了专门的设计、改造,确保了信号的稳定性。
3.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网络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通过用户的 MIS 装置远端显示监测界面、数据查询、参数设置等现场具备的全部功能。采用有线接入方式,一个电厂或变电站可以用一台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 RS485 总线控制多台光谱数据采集器,每一台光谱数据采集器可监测一台电力变压器 。
4.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配置
标准配置
|
光谱数据采集器
|
脱气模块/气体检测模块(光源、滤光片组、光声池、微音器、信号处理)
|
数据处理服务器
|
液晶彩色显示器
|
辅助单元一:通讯单元
|
有线方式:网线
|
RS485通讯接口
|
辅助单元二:
接口法兰及油管
|
接口法兰根据变压器接口图纸及加工油管长度根据现场安装方案需要确定
|
非标配置
|
电源电缆
|
铠装屏蔽电缆, 2 ×2.5
|
表3 产品配置表
六、安装指导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是高精密集成仪器,无论是否在保修期内,用户不要随意拆装仪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在进行安装工作前,须仔细阅读和理解本章节的全部内容,这对顺利完成安装过程非常重要。
1、安装准备
①变压器阀门选择:选择两个变压器上可用阀门作为进出油口,(建议进油口取下部位置,出油口取上部位置,使油形成回路)并保证阀门状态正常并提供阀门尺寸,用于设计加工油管连接的法兰。
②确定安装位置:确定在线监测装置安装位置,安装位置与主变的法兰接口的距离以就近为佳。注意保障可靠距离,现场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电力系统设备可靠规范要求。
③电缆槽沟制作:用于在线监测装置到站内监控后台之间通讯及电源电缆铺设的电缆沟及油管保护
2、设备安装
安装位置打出底座固定孔,底座用附件中的固定螺丝固定在水泥地上,在线监测装置要与主变的地网用接地线连接,保证可靠接地,并符合《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169-92。
3、法兰和油管安装
测量设备距离法兰进出油管的距离,切割符合长度要求的油管,
油管套入保护套内,油管两端注意密封,防止泄露
拆下主变上的法兰盖板:将阀门关闭;拧松盖板对角螺丝,用扳手轻轻敲击盖板,观察残余油样流出情况,如果流量越来越小为正常,再把螺丝全部松掉,拆下盖板。
装密封圈:用干净的布将法兰接触面及出油口处清理干净,确保无异物;观察密封圈槽,将密封圈放在主变法兰或油管法兰带槽位置;如没有卡槽,把密封圈用胶或油固定在油管法兰合适的对接面上,注意防止移位。
根据主变进出油法兰的位置确定油管法兰的安装方向;将油管法兰和现场进出油法兰装配(球阀和碟阀)好,而对于针型阀还需要将取油阀罩拧紧,固定法兰装好对角螺丝,均匀的将各个螺丝拧紧
4、线路连接
电源线连接
将电源电缆中的导线用剥线钳剥开 6mm,将剥开的线芯拧成股,接到 设备内“接线端子 1”上的“L”、“N”、“G”上,如图 5 所示。(注:接线端子 1 的 1、2 脚为 L,3、 4 脚为 N,5、6 脚为 G)
(2)通讯线连接
将通讯电缆中两种不同颜色的导线用剥线钳剥开 6mm,将剥开的线芯拧成股,接到设备内“接线端子 1”上的“485-1 +”、“485-1 -”,电缆的屏蔽层接“485-1 G”上, 并注意“485-1 +”,“485-1 -”的颜色(注:接线端子 1 的 7 脚为 485-1 +,8 脚为 485-1 -,9 为 485-1 G、
接线端子 1 的 10 脚为 485-2+,11 脚为 485-2 -,12 为 485-2 G、)。
将通讯电缆的另一端与监控后台的RS 485 口连接。
展望未来,电力行业要在“双碳”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必须把握“可靠、绿色、智能、融合”四个关键词,探索更加系统、更加务实的发展路径。
坚持保障底线与低碳目标的有机统一。要统筹能源保障和碳减排任务,合理把握煤电在转型期的支撑作用。推动煤电向“调节性、支撑性、应急性”电源转型,实现“能发满发、该退则退”。
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加快大规模新能源基地与特高压外送通道建设,提升跨区域调剂能力。推动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与乡村振兴、零碳园区有机结合,形成“集中式+分布式”并行发展的格局。
推动储能与灵活调节能力突破。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支持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多元化技术研发和应用,构建“分钟级、小时级、日级”多层次调节体系,显著提升系统灵活性。
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智能调度平台,发展虚拟电厂和需求侧响应。推动数字孪生电网建设,提升新能源预测和消纳能力。
完善市场与政策机制。扩大国内碳市场覆盖范围,提高碳价格信号有效性。健全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推动电价机制与绿色价值合理反映。加快建立多层次绿电、绿证和绿色金融市场,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强化国际合作与标准带领。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和碳市场规则制定,输出中国标准和方案,提升我国电力企业在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中的话语权。
上海来扬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